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平安出行 客运公司部署并推进全面加强包车客运安全管理

发布于 2025-08-31 16:14 阅读 0

    为全面落实省交通运输厅等四部门《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包车客运安全发展实施意见》及新修订于7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要求,切实解决包车客运安全问题,客运公司8月份精心部署扎实开展包车客运安全规范管理专项行动,全力筑牢群众出行“安全屏障”。
    近年来,随着旅游出行、商务通勤等需求增长,包车客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部分车辆技术状况不达标、经营行为不规范、动态监控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潜在隐患。客运分公司此次专项行动以“全面管控风险、彻底消除隐患、规范经营行为”为目标,要求以最严标准、最实举措堵住管理漏洞,推动包车客运从“被动监管”向“主动规范”转变。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围绕“责任、规范、监管”三大关键,推出五项重点举措,推动安全管理提质增效。
    客运公司要求各基层单位成立由经理牵头的包车安全管理专班,明确“专人专管”机制,将包车车辆技术状况、监控设备运维、经营行为规范等纳入重点督导清单,从源头杜绝“失察漏管”。基层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带队检查车辆运行情况,确保责任到岗、压力到人。
    各单位按照要求采取专题培训、案例剖析、知识测试等形式,组织全员深入学习《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包车客运安全发展实施意见》、新修订的《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确保管理人员、驾驶员对“800公里以上包车重点监管”“车辆技术等级限制”“包车不得招揽合同外的旅客乘车”等硬核要求入脑入心,切实将法规要求化为规范操作。
    针对高风险车辆,客运公司出台“负面清单”:运行十年以上营运客车、行驶八十万公里以上大型客车及五十万公里以上中型客车,一律禁止参与单程800公里以上包车业务。基层单位必须建立“一车一档”动态台账,定期核查车辆年限、里程及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立即退出包车运输,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
    客运公司严格要求包车经营做到“三必须”:车辆必须随车携带包车标志牌和合同,运行必须严格按约定路线行驶,服务必须拒绝“合同外拉客”。同时,联合相关部门严查“伪造合同骗标志牌”“违规从事班车客运”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依托动态监控平台,客运公司将包车车辆全部纳入24小时实时监测,针对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设置精准预警阈值;配备专职监控人员“线上+线下”双巡查,发现车辆离线、轨迹异常等情况,立即预警并跟踪整改;对屡教不改的驾驶员,同步通报安全管理部门,纳入“黑名单”管理,形成“监测—预警—整改—问责”闭环。
    此次专项行动坚持“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重点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包车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回头看”,确保部署、排查、整改、管控“四个到位”。二是强化作风攻坚。秉持“刮骨疗毒”的决心,将包车安全管理纳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杜绝“运动式”整治,以“严、细、实”的作风推动问题清零。三是强化考核问责。实行包车安全管理成效与单位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对因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地。
    客运公司各基层单位已全面启动专项行动,一场以“规范管理、严控风险、保障安全”为核心的包车客运整顿正在深入推进。客运公司强调,安全管理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持续提升包车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为群众出行“铺就平安路”。(荆延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