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6 2020
    宛运
    远方胡杨黑夜弃我于无边的旷野走不到路的尽头蟋蟀弹起失意的独弦木鱼空空,敲击着心头的千丝万缕流星划过天际,溅落一地萤火忽明忽暗,撩拨着记忆 风,翻动流年旧历往事里的情节,一如绿皮火车在起点和终点摆渡开始和结局一半人生路,跌宕着苦乐悲喜浓稠的苦涩熬成了甘甜的余味困顿的迷途曲折出回纹的诗意高远的期许曾经云端跌落梦想编织的美丽在执念里沉溺 黎明将至且把昨天走过的平平仄仄浓缩成绝句题写在明天的开始把岁月的垢积从身上一层层剥离抖一抖轻羽 春天种下的谷,正摇着稻花香等太阳用油彩把我和谷穗染成金色...
  • 12-16 2020
    宛运
    尘埃里拔出的魂在白云之上重塑新生 纷纷扬扬的玉蝶儿来自遥远星空么?每一片轻羽都沾满了星光的碎屑苍穹之下银闪闪、亮晶晶 行走在白皑皑旷野,心境和天地一样不染纤尘沉醉于自然的静谧、孤独的澹宁光秃秃的枝桠交错着黑白木刻的剪影鸟儿在林梢,生动地独白着赞美诗多么皎洁,多么清澈,多么空灵!那是婴儿的笑容、青涩的爱情、年轻的梦冰封的灵感之门缓缓打开那里,佛光静静照着莲台 透过这无垠的温情覆盖若隐若现着危险的深渊、欲望的黑洞斑驳的锈迹和灰绿的霉苔拦截一片洁白铺入心底吧就像生命需要遗忘严酷和结痂的伤痛留下人世间的美好珍藏,深爱 梅已在岁暮的转角燃起火焰烛照苍茫带着一往情深,再次穿越北风...
  • 12-07 2020
    宛运
        褚国军1993年从部队转业,1994年2月集团公司三分公司做修理工,8月份任客车驾驶员。    爱岗敬业  安全行驶    褚国军深深地懂得,安全行车是客运服务的前提,优质服务更离不开安全行车。灵宝属山区线路,往返里程732公里,路不好走,操心大,还得夜住,既辛苦又危险。褚国军在部队时就经常跑山区线路,有良好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驾驶经验,他主动要求跑灵宝山区线路,后来又把该线车辆承包过来,从未拖欠过承包费用,在驾驶员和承包车主中起到了榜样作用。他绷紧安全这根弦,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执行安全行车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遇事故多发段,他总是不急不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好行车安全关。驾车30余年来,安全行驶里程200多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他爱护车辆,勤保养、勤检查,早年的修车经验,使他对车辆保养得心应手,对车辆出现的故障积极报修,对一些小的毛病,自...
  • 12-06 2020
    宛运
        “南阳好司机”评选近日揭晓,邓州分公司驾驶员王建文获“南阳好司机”荣誉称号。    王建文现年58岁,1993年开始承包经营车辆,有着丰富的汽车驾驶和旅客运输服务经验。他对车辆悉心爱护,对乘客讲文明诚信,赢得单位领导、员工以及乘客们的广泛称赞。到2019年底,他安全行驶里程达195.17万公里。    “安全第一”是行车的根本    作为一名有33年驾驶经验的司机,王建文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凭着对客运工作的热忱勇挑重担,接受出车任务时,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风雨冰雪,他都乐于接受、出色完成。    王建文懂得,只有熟悉车辆的基本性能,驾驶起车辆才能得心应手。他努力学习驾驶车辆的技能,掌握车辆的技术原理,他说,既然选定了驾驶员这项工作,必须把安全当作每天行车中的警钟。出车前,对机油、冷却液、刹车、方向等齐齐地...
  • 12-05 2020
    宛运
        尹连朝原是五分公司修理厂修理班班长,集团公司成立维修公司后,改做公车材料管理员,负责到维修公司监督五分公司公车维修材料使用控制成本。他严格把关,不徇私情,一心为企业着想,尽力为承包车主和驾驶员服务。    干这项工作,不能分上下班时间,公车有故障随时要维修,尹连朝随时赶到维修厂把关监督,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车没到厂他先到,车不走完不回家。去年10月19日,豫R90116大巴师傅打电话说发现水箱有机油,尹连朝分析可能是机油散热器有问题,及时与修理厂联系安排配件。当晚车回到维修车间,尹连朝对司机说:“你先早点回去休息,这儿我负责看着,等车修好后,车钥匙放在原来的位置,明天你来取。”这辆车经拆检试压不是散热器问题,而是胶圈老化所致,散热器没换,等装配时发现送来的胶圈细,修理工说用上没把握,这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修理厂联系不到配件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班次正常运行,尹连朝想到修空调的店有能用的胶圈,立即打电话联系,骑电动车到店家找...
  • 12-04 2020
    宛运
        今年92岁的集团公司离休职工柴自治,是原客车队驾驶员,35年驾驶生涯中,去过北国草原、西部新疆、陕北黄土高原、巴蜀大地、苏北平原,累计安全行车240万公里,始终保持车辆设备完好,服务质量好,是职工群众最满意的驾驶员。    艰苦岁月    柴自治1927年7月出生在新乡封丘县,1949年3月在许昌参加工作,在私人车队当驾驶员。当时的车辆,是从抗日战场缴获的运输车,烧木炭或者木柴。1956年调到集团公司客车队,先后在一队、四队当驾驶员、副队长。    柴师傅当时开的车叫木炭巴士,跑起来很慢,土路坑洼不平,一遇下雨泥泞难行,去许昌拉粮往返一次需要半个月。早上8点出车,他4点多就要起床,先把水烧开,还要准备小块状木柴,装上三四麻袋路上用,若是路上木柴不够,还要到附近山坡上砍柴,火烧得不旺水蒸气不足,汽车跑起来就没劲。    爱车如命    他爱护车辆如爱自己的眼睛一样...